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在全区未成年人中树立一批美德榜样,发挥典型作用。近年来,通川区纪委、通川区委宣传部、通川区妇联、通川区文明办联合在全区开展了“家风力量?幸福守望”——寻找“最美家庭”特别活动和“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动全民参与,各校推荐,深入挖掘、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美德少年”及感人故事。经过广泛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工作,共评选出20户通川区“最美家庭”,10名“十佳美德少年”。
今年我们通川区增设“网络投票”板块,为了更好地激励我们的“最美家庭”,请大家伸出你们热情的双手,点击下方你心中的“最美家庭”,为他们投上你们神圣的一票!前三名“最美家庭”将进入通川区最美家庭人气榜top3,获得“最具人气最美家庭”奖。
投票规则:每人限投一票,重复投票无效。投票日期2月27日—3月4日。
▼▼▼▼▼▼▼▼▼▼▼▼▼▼▼▼▼▼▼▼▼▼▼▼▼▼▼▼▼▼▼▼▼▼▼▼▼▼▼▼▼▼▼▼▼▼▼1、通川区公安分局贾天、赵元媛家庭
你们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也最简单的问题,爱情是什么?你说,生病了,胖了丑了,不愿意见人了,可你曾知道,你永远是丈夫心中最美丽的新娘。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警察老公贾天在妻子被查出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脑梗和急性脊髓炎时,没有离开,精心照料,几年如一日,半瘫警察妻子成了丈夫生活的“支点”,幸福甜蜜一如往昔地浸润着整个家庭!
2、檬双乡檬子村李开齐、温国志家庭
和前夫携手走过22个春秋,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7年前,前夫不幸离世,她说什么也不离开公公婆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没日没夜的操劳。他的善良和孝心感动了现任丈夫,主动要求一起照顾她前夫的公婆。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3、梓桐镇天生村孙代燕、杨六英家庭
这是一个政治素质高的家庭:遵纪守法,慎诺守信,真诚待人是他们恪守的准则。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孝爱老幼、勤俭持家是他们家庭优良的家规与家风传统。孙代燕脚踏实地致富,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不忘回报家乡,他热心公益:硬化社道路时主动捐款12万元为当地老百姓减轻负担;建设村级办公阵地时,又捐款5万元补齐下差资金,为村支部分忧;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寒门学子解难。他的公益行动更是得到了妻子杨六英的大力支持。这是新时代“最美家庭”的写照!
4、安云乡三清庙街王炳菊、刘德全家庭
王炳菊同志自年开始担任社区干部,因贤惠能干,清正廉洁,公道正直,无私奉献,深得广大居民拥戴。自年以来,她一直连续被推选为县区人民代表。年10月,被推选为安云乡社区党支部书记。今年王炳菊同志满63岁,可她的工作热情却没一点怠慢,竭尽全力的站好最后一班岗。她对街道各家各户情况了如指掌,能化解一切矛盾和解决一切困难。她抓班子,带队伍。她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社区,服务于居民。谁也不曾想到,她羸弱的身体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可她坚强、乐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了重重困难。
5、达州市通川区委办公室张玉龙、任小琳家庭
这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和美的家庭。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参加工作16年来,先后在6个单位工作。每一个工作岗位他都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重视教育,以德育子。始终把对女儿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积极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快乐的生活习惯。他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父母安享晚年生活。
6、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汝平、肖奎家庭
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陈汝平和退役军人肖奎夫妇,17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将年迈多病的公婆、因公致残的弟弟、被弟媳遗弃的两个侄儿、为照料弟弟起居的大姐肖敏和两个侄子接到家中抚养。组成四家三代9口人的“大家庭”。在他们夫妻的悉心照料下,弟弟肖伟恢复了健康,重组了新家。4个幼小的侄儿侄女已长大成人,其中一个侄儿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在为孩子们撑起一个遮风挡雨的家的同时,陈汝平忠诚敬业、勤奋工作,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达州市“三八红旗手”、达州市“十佳军嫂”、“省妇女代表”“优秀公务员”等,其家庭还被评为通川区“五好文明”家庭。
7、通川区水务局陈明芳、袁开先家庭
陈明芳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水务工作者,她在近十年来的防汛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以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磨练出了超常的工作意志和应变能力。丈夫袁开先从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全力支持,成为了陈明芳的坚强后盾。在年“9.13”洪灾中,面对亲情与汛情的两重考验,陈明芳心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选择了坚守岗位,充分体现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怀。
8、通川区复兴镇岩峰村二组王亚平、陈绪刚家庭
“人生的天职在于创造,生命的存在在于奋斗”。家住复兴镇岩峰村二组的王亚平,在年底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击垮了,患病在家,失去了工作,祸不单行,丈夫在家具店务工时不小心将手摔断,儿子在帮别人搞运输时误将人撞伤,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王亚平坚强应对,带头自主创业,在丈夫和家人的认可和支持下,放开手脚大干起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成立家庭农场和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养蜂事业从小打小闹逐渐发展到小有规模,昔日的欢声笑语又回到了这个家庭当中。
9、通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陈良奎、孙晓芳家庭
陈良奎长期奋战在纪委工作前线,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加班熬夜,无法照顾到家庭,妻子孙晓芳没有抱怨,将家中的大小事都抗在自己肩上,用实际行动给予全力理解和包容。特别是在年的冬天,陈良奎正全身心处理省纪委交办的一件干部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妻子孙晓芳被检查出患有反流性食管炎,她隐瞒了病情,医院接受治疗,为的就是不让丈夫在工作上面分心,把更多精力放在纪委工作战线上。在家庭生活中,他们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对子女言传身教,用朴实的情感、廉洁自律的生活方式,让家庭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防线,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含义。
10、通川区公安分局李聪员、余红家庭
这是一个普通的双警家庭,夫妻二人怀着对公安工作共同的热爱走到了一起。结婚5年来,两人长期战斗在公安工作岗位,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李聪员始终冲锋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破案抓捕工作一线,成绩突出;余红巾帼不让须眉,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夫妻二人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用热血与豪情,用奉献和付出,唱响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双警家庭的幸福之歌。
11、通川区东办二马路社区唐春梅、陈静波家庭
这是一个普通的四世同堂的家庭,这个家庭的不普通之处是长辈关心晚辈,晚辈孝顺长辈,夫妻间相敬如宾,遇事同甘共苦,相互勉励。结婚14年来,从未改变。去年4月,父亲因为血癌离开。唐春梅和老公陈静波毅然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意识不清的98岁奶奶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妈妈。和善友爱、纯朴和睦的家风是这个家庭幸福的源泉。
12、通川区西办红旗路社区谭清、牟炳刚家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谭清,不止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更是一位普通的妻子、女儿、妈妈,丈夫牟炳刚是一名货车司机,为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常年在外,聚少离多成了这个家庭的主旋律。这个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对长辈的嘘寒问暖,对待老人的友善态度,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风”和“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3、通川区青宁乡永丰村谢永勤、鲁仕超家庭
谢永勤是一名乡村代课老师,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默默耕耘17载,从不言放弃;同为教师的丈夫给了谢永勤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在工作上你追我赶,生活中互相关心,同甘共苦,孝老爱亲,共同度过了公公去逝、婆婆患病等一道道难关。用阳光的心态、向上的力量,营造着温馨之家的幸福甜美。
14、通川区人民法院楚军、任卫东家庭
这是一个重组家庭,且双方各育有一子。因为工作性质,楚军一直从事法院一线审判工作,30年来从未间断。特别自楚军担任通川区法院副庭长以来,审理案件数量剧增,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她无暇顾及家庭。而丈夫仁卫东,非常体贴妻子,尊重妻子的事业,自觉承担了家里的全部家务,并不断鼓励妻子成为一名爱民为民的好法官,给予她最大的精神慰藉。年结婚以来的相濡以沫,彼此尊重,互敬互爱,鼓励慰藉,使各自成就了事业新高度;他们真诚与孩子相处,并一视同仁,用真心、爱心和包容演绎了一个重组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15、达州远航职业技术学校罗凤碧、陈波家庭
这是一个事业成功、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罗凤碧,达州远航职业学校董事长、校长,达州市政协常委,市、区创业妇女联合会第一任会长;丈夫陈波不仅是她生活中的恩爱伴侣,更是事业上的亲密战友。他们夫妻二人励精图治,努力拼搏,勇于创新,开创了达州民办职业教育先河——建立了资产已近六千万元的达州远航职业技术学校。为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他们夫妻同心,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正在努力创办达州第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西南科技职业学校。
16.通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任俊、桂汝家庭
这是一个和美安乐的幸福之家,每个家庭成员都努力承担自己的角色,相互尊重、理解与帮助。身为纪检干部的任俊,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党性,怀着对党的忠诚,高标准工作,严要求律己,并时常以身边的贪腐案例警醒妻子要遵纪守法,做事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家庭和孩子。同为纪委工勤人员的妻子桂汝也时刻提醒任俊,作为纪检人员,首先自己要讲规矩,不能收受调查对象的任何东西。在调查对象多次找到她送钱送物时,都被她婉言谢绝,确保不给丈夫在工作中拉后腿。夫妻双方坚持做到防微杜渐、自警自励,不取份外物,不收义外财,不接受有碍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和宴请,构筑了一道家庭反腐保廉的坚固防线。
17、通川区东岳镇东兴社区四组高小卿、郑永廉家庭
孝道的感染力能深入人心,直接触及人的灵魂。婆婆双目失明且患有白血病,公公患有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症,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公公婆婆,高小卿夫妻分工明确,老公为一家老小在外打拼,高小卿辞去工作回家精心呵护公公婆婆,并千方百计为他们治病,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8.通川区金石镇中心校李仕楼、朱花聪家庭
李仕楼,一名扎根乡村的普通物理教师,妻子朱花聪是一名护士。面对岳父患上双肺萎缩病、妻子患上心脏病的双重打击,李仕楼坚强刚毅,冷静应对,精心照顾。他的爱不止步于“小爱”,更是延伸到“大爱”——他乐于关心帮助邻里朋友,不管多忙多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募捐等公益事业,做好事,做善事,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在他身上得以展现。
19.通川区东办凰城一号小区李立东、肖桂芳家庭
李立东,达州市科技局原党委书记,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在照顾好生病多年的老伴的同时,尽心尽力协助小区开展各项工作,被推选为凰城一号业委会主任、院长。积极调解矛盾纠纷,重视依法维权;充分发扬民主,做事公开、公平、公正,利益回归业主;任劳任怨,从不索取,只为小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20.通川区江陵镇冯岚、滕志伟家庭
冯岚,一名典型的80后女孩儿,她阳光、开朗、自强自立,是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是一名新进的“军嫂”,更是一位怀孕6个月的准妈妈,自打她下定决心嫁给军人的那一刻起,“她”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80后"军嫂"的良好形象,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承担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责任与考验。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训练,她独自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身怀六甲,依旧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怀孕期间,她拖着笨重的身体奔走于田间地头,没有娇气只有咬牙前行,没有逃避只有勇敢面对。她和丈夫用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关爱妇女儿童
共创和谐通川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s-hn.com/jbby/8937.html
最美家庭▼▼▼▼▼▼▼▼▼▼▼▼▼▼▼▼▼▼▼▼▼▼▼▼▼▼▼▼▼▼▼▼[详细]
脊髓炎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疾病,所以,及时预防和治疗脊髓炎的方法是大[详细]
最美家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