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货币一体化有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所谓区域性的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EMS属区域性的货币一体化范畴,它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机制,对于稳定欧共体成员国的货币与物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曾被誉为“小布雷顿森林体系”。
首先介绍EMS的创立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EMS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的研讨,使我们从历史与辩证的角度来认识它,以便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它。其次介绍EMS运行19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从其在稳定货币、扩大CU的使用范围、抑制通胀、促进成员国经济政策趋同来看,EMS的成绩是主要的,因此,EMS是成功的区域性货币体系。阐述EMS在欧洲货币联盟中所发挥的作用,它继承了维尔纳货币联盟计划的合理内涌,提出了稳定货币的具体机制,为实施德洛尔货币联盟计划奠定了基础。
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及原因
EMS的建立,表明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协作又朝前迈进了一步。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始。欧洲支付同盟是为欧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结算提供便利的机构。年,欧洲国家为促进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做了许多努力,致力于取消贸易壁垒,建立起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在该协议下,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和意大利都取消了对钢和煤的贸易限制。欧洲煤钢共同体是后来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核心。
欧共体成立以后,在经济与政治一体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欧共体内部的关税逐渐被取消,对非共同体成员国的贸易所采用的共同关税政策与一项旨在稳定物价、促进共同体内部农产品贸易的共同农业政策被建立起来。年欧共体各国签署了欧洲货币协定以代替欧洲支付同盟,促进了西欧国家货币自由换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共同体的决策机构建议成员国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巴雷(Barre)报告》强调在地区协商和政策协调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巴雷报告》还设想建立一种体系,使成员国出现逆差时,能从其他成员国自动获得信贷方面的资助。年2月巴雷还负责拟订了一个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
12月在海牙举行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在这次首脑会议之后,共同体又提出了第二个巴雷计划,并指定由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维尔纳领导的专家小组,起草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施计划。年10月8日,维尔纳小组正式向部长理事会提出《关于在共同体内部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即《维尔纳报告》。
《维尔纳报告》为实现欧洲货币联盟规定了一个10年的过渡期,在年到年的过渡期内分三个阶段实现联盟的目标。年3月22日,欧共体的部长理事会决定正式实施货币联盟计划,并于年初,着手推行货币联盟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在共同体内实行“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年12月18日,“十国集团”达成《史密森协议》,规定各国货币汇率对美元的可允许波动幅度从原来的±1%扩大为±2.25%。这一规定扩大了允许波动的幅度,不利于共同体内部贸易和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的政策。
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年4月24日,共同体根据巴塞尔会议的决定,建立了新的汇率制度,共同体6国实行联合浮动,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由士2.25%缩小到±1.%,比史密森协议的规定小一半。换句话说,欧共体对内部汇率波动要求更严格,拟推行内外有别的政策。西方各国把这称为“隧道中的蛇”,或简称“蛇洞制”。“洞”是指史密森协议规定的大幅度,“蛇”是指欧共体内部规定的小幅度。
但是,由于体系内部各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引起各国货币汇率的不稳定,在超过允许波动的幅度时,强币国家如联邦德国只需抛出本国货币即可,而弱币国家就必须抛出外汇买进本国货币,从而造成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流失。
因此,弱币国家往往只能选择退出联合浮动体系,或在体系内部实行贬值。《史密森协议》在年3月终因维持不住而告失败,各国货币纷纷浮动,都不再遵守对美元平价±2.25%的波动幅度了。
第二,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按照《维尔纳报告》的设想将来应该以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为模式,组织统一的中央银行系统,而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则是它的开端。基金于年4月3日建立,其中包括20亿美元的短期货币支持基金和20亿美元的中期财政支持基金。
其主要职责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展为各成员国的划拨结算中心。
第三,建立“欧洲计算单位”。年以后,美元脱离黄金,各国货币纷纷浮动,当初欧共体财政当局所设计的计算单位含金量(含0.克黄金)也失去了意义。于是,欧共体积极设法将计算单位改变成一种成员国货币复合体性质的综合指标,与黄金脱离联系。这个设计在年6月28日实现了,定名为“欧洲计算单位”。
欧洲计算单位主要用于欧共体内部财务核算,除此以外,它还在“欧洲海外开发基金”“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债券业务等方面使用。并且欧共体的许多授助项目以及同第三国签订的贸易协定等,有时也使用欧洲计算单位作为核算工具,可以说,欧洲计算单位是欧共体统一货币的萌芽。
维尔纳的货币联盟计划对于稳定汇率,促进欧共体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70年代初的货币危机与石油危机的冲击,加之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严重衰退,各国的经济与货币政策南猿北撤,造成维尔纳货币联盟计划的搁浅。
在这之后,欧共体仍为此进行着不解的努力。年下半年,荷兰财政大臣杜森伯格提出一项计划,主张建立各成员国货币汇价变动间的“目标区",以稳定共同体内部的货币汇率。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共同体首脑会议上,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提出了建立EMS的新建议,在联邦德国和法国的推动下,共同体9国首脑于同年12月5日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于年1月1日建立EMS,后因联邦德国与法国在农产品贸易补偿额问题上发生争执,延迟到年3月13日才正式成立。
EMS的目的是制止汇率的剧烈波动,促进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发展。EMS的最初参加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爱尔兰和丹麦8个国家。后来加人EMS的3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年)、英国(年)葡萄牙(年),这3个国家的货币被允许在较大的幅度内波动。然而,英国在2年的欧洲金融风暴中退出了EMS的汇率机制。希腊直至年3月才宣布参加EMS。目前,欧盟共有12个国家参加EMS。
EMS产生的原因
EMS的产生,是由当时欧共体成员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
(一)共同体内部有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和相对有利的经济条件
1.共同体内各国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首先,关税同盟与共同农业政策的确立,大大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为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莫定了基础。60年代成员国内部贸易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从34.6%猛增到48.9%0年这项比重已达53.7%,总额达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频繁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共同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早在年11月英傍贬值之际,欧共体委员会就已明确指出,鉴于6国相互出口已占共同体出口总额半数,如果成员国货币汇价发生变化,将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发展共同体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就必须在共同体内建立起稳定汇率的机制,而后者正是后来成立的EMS的主要目的。
其次,为了保证欧共体各国能有效地协调经济政策,也要求进步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因为成员国之间贸易联系的加深必然导致相互影响的加强,因此,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经济状况,而且直接受他国制约。
比如,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经济的衰退与复苏,曾是导致法国经济衰退与复苏的重要因素;比利时则由于法、德需求下降,而遭受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成员国都感到,如能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对他国决策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这无疑有助于加强本国经济政策的可行性。
2.欧共体内部相对有利的经济条件
西欧主要工业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西欧面积狭小,国家众多,地域相连;各国经济结构、体制和发展水平接近;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宗教信仰基本相同;西欧又是资本主义和两次产业革命的诞生地,生产高度发达,各国经济、贸易关系历来密切。这些有利条件为推动共同体各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共同体加强经济与货币领域里的合作。西方国家国际收支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情况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调。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欧共体内部来,除联邦德国外,其他成员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国际收支逆差。为了克服国际收支困难,资金上的相互支持就成了共同体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元危枡继续深化,致使西欧国家饱受其害。为了维持美元汇价,共同体各国不得不大量抛出本国货币,收购美元,以维持两者的汇价,其结果助长了通货膨胀趋势,不利于物价稳定与经济政策的实施。
结语
同时,美元危机冲击西欧外汇市场,助长了外汇投机,致使西欧各国货币汇率不易稳定下来,影响相互间的贸易投资。因此,成员国认为,如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金融货币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彼此货币汇率的稳定,甚至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单位,对于现固发展内部市场,抵御美元波动的影响,并加强在国际金融方面同美元分庭抗礼的地位,都具有重大意义。
海关清关费用怎么收取(海关清关费怎么支付)进口清关的话,海关是按照CIF[详细]
窗户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那么是不是房屋窗户开的越多,采光和通风会越好[详细]
海关清关费用怎么收取(海关清关费怎么支付)进口清关的话,海关是按照CIF[详细]